Tactics Journal:后门柱的责任
添加时间:2025-09-16
本文授权翻译转载自Tactics Journal。
当你在比赛中采用五后卫阵型,却在后门柱的位置丢球,谁该为这个失球负责?答案是全队,西汉姆联对阵切尔西的比赛就是一个完美的例子。
图 1.1 - 迪乌夫传球给卢卡斯·帕奎塔。
图 2.1 - 帕奎塔被抢断。
一开始是很正常的比赛场景:西汉姆联从后场传球,然后帕奎塔在对抗之后丢失球权。此刻,西汉姆联立即面临防守压力,需要马上切换到反应模式:球员进入防守位置,准备好防守对方瞬间出现的机会。
图 3.1 - 若昂-佩德罗带球向前进入禁区。
你需要重点观察切尔西的两名球员:内托和恩佐-费尔南德斯。
他们应该优先盯防禁区中央的恩佐,他们也确实这么做了——应该由绍切克全速冲刺,切断给恩佐的传球路线。
然后他们需要确保向后门柱传中的路线被封堵:我不在乎内托到底有没有被盯防,因为我认为无论如何都要阻止对手传中给内托。原因很简单,因为对于远侧的中后卫托迪博来说,往后点的传球防守起来将会非常棘手。
图 4.1 - 若昂-佩德罗传中给远门柱的内托。
这是西汉姆联的第一个失误。最后是阿格尔德上前帮助绍切克,截断了给点球点附近恩佐-费尔南德斯的地面传球路线。阿格尔德应该是注意到了这个空当,于是试图封堵。但本应该是绍切克补上这个空当,他没有做到。
阿格尔德一旦移动,整条后防线就跟着他发生了移位,最后导致托迪博身后出现了巨大的空当。
现在整个场景就取决于万-比萨卡是否能填补空当,掩护托迪博,不让球传到后门柱的内托。
这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——如果绍切克及时压缩空间,那么就不需要阿格尔德积极地上前顶防,那么其他防守队员就不会往近侧靠拢,后门柱区域就会有托迪博和万-比萨卡两人负责,而不是万-比萨卡一个人。如果托迪博能看住后门柱的区域,那么万-比萨卡其实就没有必要离内托这么近,他可以帮忙盯防恩佐,可以协防德拉普,也可以协助托迪博包夹内托。
沃德-普劳斯看到传给恩佐的球路已经被封住之后,他后退以覆盖向禁区弧顶的传球路线,以防对方倒三角传球。
图 5.1 - 内托得分。
阿格尔德和绍切克没能阻止若昂-佩德罗传中给内托,万-比萨卡则没有挤到内托的内线,让他轻松在后门柱破门。
把责任推给万-比萨卡很容易,他显然是直接责任人。但当你的球队使用五后卫阵型时,允许这种丢球简直是一种犯罪,你必须把责任归结到全队,他们缺乏适当的沟通。
如果万-比萨卡不打算盯死内托,他应该让托迪博回撤。这样一来,基尔曼也会跟着回撤。
绍切克可以看到禁区内其他区域,他应该告诉阿格尔德不惜一切代价封堵传中,因为后门柱无人防守。索切克随后应该切断传给恩佐-费尔南德斯的传球路线,而沃德-普劳斯则应该尝试参与协防,确保恩佐-费尔南德斯无法接球。
每个人都默认万-比萨卡已经完全防住了远门柱,但事实却并非如此。
本文授权翻译转载自Tactics Journal,可通过以下方式在各平台关注原作者:
BlueSky - @tacticsjournal.comThreads - @tacticsjournalFacebook - /TacticsJournal
YouTube - @TacticsJournal
RSS - https://tacticsjournal.com/feed
Discord - https://discord.gg/pdnPS3u5hW
Newsletter - https://buttondown.com/TacticsJournal